聚焦文化 > 资讯 >

承六代医脉 破疑难病症:国医名师刘德臣的从医传奇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0:40| 进入复兴论坛 | 来源:网络 |  会员投稿|  阅读量:5152

在中华中医药的璀璨星河中,有这样一位医者,他为六代世医学之积淀,探疑难杂症之奥秘,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,书写着国医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,他就是--中医大师刘德臣主任。

  安徽省阜南县的这片土地,孕育了刘德臣与中医的不解之缘。曾祖父是清朝御医院太医,祖父民国时任军医官,父亲更是当地备受尊崇的名老中医。自幼浸润在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论》等经典医书的墨香中,那些晦涩的医理早已化作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
  20岁时,刘德臣正式接过家族接力棒。在方集镇卫生院坐诊中医内科,到河南省中医学院的课堂,再到淮北市人民医院的中医科,他的足迹串联起一条不断精进的从医之路。五十多年来,临床一线始终是他的阵地,祖传经验是他的根基,而创新则是他突破疑难病症的利器。他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,发表论文120多篇,其中20多篇在国际发行,取得60项发明专利成果,让中医智慧闪耀世界舞台。

  如今,刘德臣身兼数职,荣誉在身。他是中医大师、国医名师、健康顾问,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特邀院士;他担任中国疑难病症研究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、中华民间名中医联盟委员会副主任,还在《世界名医论坛》《中国中医名师大典》《上医新传》等多部权威典籍中出任副主编或特聘编委,分别在2012年、2016年纪念名人邮票发行者。这一连串头衔荣誉背后,是他五十多载如一日的深耕不辍。

 《闪光的足迹》和《共和国红旗谱》专辑介绍了刘德臣五十多年来研究和挖掘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。从医半个多世纪,始终坚守临床一线,以 “医者仁心” 诠释担当。六代家传的诊疗智慧,成为他破解疑难病症的钥匙。各型肝炎、各种癌症肿瘤、骨病、皮肤病、血液疾病、不孕不育、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病症,这些曾让患者绝望的病症,在他精准辨证施治下重燃康复希望。

  在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,刘德臣从未停止对中医药研究。在继承家传经验基础上不断锤炼创新,研制出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痤疮口服液、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组合物,以及强肾通痹丸、益肾开痹丸等成果,让无数患者重获健康。刘德臣中医大师技术誉满全球,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患者常来就诊。其业绩被载入《国医名师经验录》《中国中医名师大典》等多部大型辞书,2021 年 11 月还获《亚太传统医药》杂志“杏林好医生” 专栏特别报道。

  在学术领域,刘德臣积极投身各类学术交流活动,与同行分享经验、交流心得,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助力。2023 年五一节座谈会上,他应邀在主席台就座,发表关于中医面临消亡根本原因的演讲,引发现场强烈共鸣;同年国庆庆祝活动中,他再度于主席台就座并发表中医理论演讲。2024 年9月,他应邀参加香港全球 “一带一路” 高层论坛峰会,助力中医走向世界;同年国庆节,他在主席台就座,发表中医相关演讲并接受新闻记者专题采访。2025 年 4 月 5 日,在河南郑州祭典岐黄大会及第四届岐黄文化国际学术大会上,他发表中医事业发展主题演讲,并参与 “战略合作伙伴” 签约;同年五一劳动节座谈会,他继续在主席台就座,发表 “癌症防治理论” 演讲,同时接受新闻记者专访。

  以六代传承为基,以创新研究为翼,刘德臣在中医领域不断翱翔。他的每一项成就都推动着中医事业,每一次施治都饱含对患者的关怀。他用行动诠释中医的博大精深,践行医者仁心的崇高使命,让这颗璀璨明珠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责任编辑:冯亭

热词:

扫一扫
央视影音客户端
央视影音客户端
扫一扫
央视新闻客户端
央视新闻客户端
扫一扫
熊猫频道客户端
熊猫频道客户端